首页 常识

立夏时间有什么说法(立夏有“4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3 10:22:50    

01、立夏有“4怕”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立夏吃个蛋,力气大一万”这句话,尽管这种说话比较夸张,但也确实说明了立夏有吃鸡蛋的传统。

每当立夏来临时,人们都会用上核桃壳或茶叶末烧水煮蛋,等待蛋壳变红后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鸡蛋,而这种蛋正是立夏蛋。

其实立夏这个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的,古人认为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向,那就表明立夏节气到来。

每年5月5日至7日都为立夏的节气,今年是5月5日,此时太阳黄经抵达45°,农作物已进入旺盛生长期。但气候上认为,只有日均气温5天时间稳定在15℃以上才是夏季。

而根据以往经验,立夏通常是农历四月份,但今年却在三月廿七,显然今年是“早立夏”,这表明炎热的酷暑也会提前到来。

不过,老人常说立夏有“4怕”,到底是哪“四怕”?

1、怕晴天

正所谓“立夏当日晴,必定有旱情”,意思是如果立夏这天万里无云、阳光无限,这意味着接下来干旱的概率比较大。

但立夏之时正是农作物生长的旺季,此时小麦已进入扬花、灌浆期,油菜、大蒜陆续成熟,豌豆、蚕豆陆续上市,水稻开始落谷。

而想要农作物迎来丰收,就需要有足够的水分,这样才能保证庄稼更好的生长。但如果立夏晴天,可能就会少雨,以至于“梨耙高挂起”,农业可就遭殃了。

2、怕风

民间有:“立夏刮风,大旱六月中”的说法,意思是立夏这天如果刮风,那将不是好消息,农业大概率会遭遇干旱的麻烦,一直到六月半都将没有水,这对农作物来说是一场灾难。

对小麦来说,更是有“立夏一场风,小麦一场空”的说法,至于为何,还因立夏温度高,小麦即将遭遇“干热风”,届时小麦损失惨重,绝收概率加大。

因而,农民最希望立夏这天降雨,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产量充足。

3、怕温度低

民间有“立夏不热,五谷不结”、“立夏不拿扇,急死种田汉”的说法,均表达了立夏天气炎热才算正常,不然的话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要知道农作物想要丰收,必须有足够的积温才行,不然就会导致作物减产。

而如果立夏前后突然降温,那就表明接下来可能是灾年,作物成熟度不够,又怎么能迎来丰收呢?

4、怕雷鸣

有人好奇,立夏“宜雨不宜晴”,下雨应该是好事,为何怕“雷鸣”呢?其实,民间有“立夏日鸣雷,田地害虫多”的说法。

老人认为,立夏是农作物旺长的季节,如果此时打雷,必然会惊醒各种害虫,以至于它们加快繁衍速度,对农作物生长造成极大的困扰,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都会下滑。

因此,百姓们最怕立夏这天出现雷鸣声。就算真的打雷了,大家也会及时前往田间巡查,发现病虫害足迹,合理施肥,提高作物抗病性,从而更好的防治虫害。

02、立夏“做5事,吃三样”

1、迎夏

在古代,人们对立夏节气十分看中,希望夏季的到来能为作物丰收迎来保障。而为了避免粮食绝收,古代君臣都会在这天举行隆重的迎夏仪式。

君臣们会穿上朱色礼服,佩戴玉佩,来到京城南郊一带,毕竟南为“火”,火代表夏季。准备就位后,在皇帝带领下举办迎夏仪式,期待接下来能迎来丰收。

仪式结束后,文武大臣会前往各地,激励百姓们耕作,保证作物丰收。明代时,皇帝会在立夏时分赏官员冰块,而百姓们也会喝着冷饮消暑。

此外,百姓们也会在立夏之时前往祠堂或祖坟祈福,希望先人保佑庄稼丰收。

2、吃3样

在江浙一带有“立夏见三新”的说法,意思是到了立夏时要吃上刚成熟的青梅、樱桃、小麦,并先用其祭祀先祖,自己再品尝食用。

也有一些地方,会吃上面筋、白笋、荠菜、蚕豆、海蛳等十五。

而立夏之时很多蔬菜、谷物已成熟,因而立夏有吃“九荤十八素”的说法,除了吃鸡蛋外,还要吃上“立夏饭”。

立夏饭是由黄豆、赤豆、青豆、黑豆、绿豆组成,再配上大米混在一起,被称为“五色饭”。还有一些地方会吃上“立夏粥,营养美味让人回味无穷。

江南的农村有吃“乌米饭”的习俗,就是用乌树叶和糯米泡在一起烧煮而成,吃的时候配上糖或酱菜食用。

3、立夏称重

在南方一带有立夏“称重”的说法,也就是在立夏当天会在家里准备一个秤,家庭成员挨个上去称重,再记录下来。

夏天天气炎热,人的食欲有所下滑,再加上机体消耗大,人会明显消瘦,故而对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判断自己瘦没瘦,到了立秋时人们还会再称一次重,对比两次的数据,看是否掉重。

如果体重减轻,那就要加强养护,争取秋季“吃秋膘”;如果体重增加,则被视为是“福气”。

4、挂鸡蛋

在民间看来,夏天消耗大,孩子容易乏力、消瘦、厌食,因而容易疰夏。那么该怎么避免呢?那就是在孩子胸前挂上鸡蛋。

因此,大人们会在立夏中午将带壳鸡蛋煮熟,再用冷水泡上一段时间,随后装在网袋里挂在脖子上。

而孩子们时间长了就想出了“玩斗蛋”的游戏,两个鸡蛋相互碰撞,蛋壳破碎的为输。用蛋头获胜为第一,蛋尾获胜则是第二,直到分出高低为止。

通过这种习俗,孩子既能补充营养、增加体质,也可以感受游戏的乐趣和节日的快乐气氛。

5、立夏养生

夏天倒了后,人的新陈代谢加快,血液供应不足,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为此,到了立夏后,人们就会进入养生中,如合理的作息规律,提高睡眠质量,增加食物营养、多吃水果等。

也有一些人会“修心”,将自己的心静下来,这样就不会闷热、烦躁。而夏天人容易疲倦,因此也要保证午睡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03、立夏“忌4事”

1、不坐门槛上

在老人看来,夏天是不能坐在门槛上的,如果坐了,那整个夏天都将精神萎靡、体弱多病。

至于为啥,古人认为立夏是春夏交替之时,门口为气流交汇处,坐在门槛上会使得身体健康遭受极大影响,人容易吸收湿气,故而夏季多病且疲倦。

尽管这个说法不太科学,但坐在门槛上本就是比较懒散的行为,也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对身心健康不利。

2、忌吃油腻辛辣食物

立夏之时,人的身心就会愈发燥热,情绪变得烦躁起来,人的食欲也会明显下滑。因此,立夏之时一定要注重饮食清淡一些,多吃维生素多且易消化的食物,减轻机体负担。

如果此时吃上油腻、辛辣食物,只会火上加油,人会更加烦躁不振。因此,夏季可多吃蔬菜水果,这样就可很好的促消化,增加抵抗力。

3、忌贪吃冷饮

在民间看来,立夏这天身体还未适应气温变化,肠胃功能偏弱,如果摄入太多的生冷食物如冰镇啤酒、冷饮、雪糕等,会对肠胃造成很大的负担。

而老人、儿童的肠胃本身就很弱,贪吃生冷食物肠胃就会受到刺激,因此一定要少吃或不吃冷饮,多吃温热食物,这样才能更好的呵护肠胃。

4、忌远行

在部分地区认为,立夏这天是“黄沙日”,不宜出远门,也不宜坐船出行,不然很容易出事故,对人的健康没有好处。尽管这个说法没科学依据,但生活中还是要有所“敬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