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榆林子洲县简介(陕西省子洲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7 08:53:20    

子洲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缘,北接米脂,东连绥德,南同清涧、子长接壤,西与横山毗邻,县城双湖峪。全县总面积2042平方千米,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和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全国以革命人物命名的市、县有中山市、靖宇县、尚志县、左权县、黄骅县、志丹县、子长县等,子洲县也是其中之一,它是以革命先烈李子洲的名字命名的。子洲人民对中国革命是有突出贡献的,子洲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之一,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子洲的光荣,也是子洲人民的光荣。

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本境属华族及其他非华族部落居住。非华族部落夏有獯鬻,殷商有鬼方,西周有严允、申戎等。春秋时为白狄之地,后归晋国。战国时属魏国,秦魏雕阴之战(前328年)后魏献纳上郡于秦,本境归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本境属上郡阳周县。

秦亡,项羽三分关中(前206年),本境属狄王董翳管辖。

西汉时,本境属朔方刺史部上郡阳周县地。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曾改上郡为增山,改阳周县为上陵畤,时间很短。

东汉初年,阳周县裁撤,本境分属并州刺史部上郡肤施县、高奴县管辖。东汉末,为匈奴等少数民族占据,三国和西晋时期境内为鲜卑、羌胡等少数民族所据。晋室南渡,北方为五胡十六国时期,本境先后由前秦、后秦、大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管辖。

北朝时期,北魏灭大夏,设东夏州(513),本境归东夏州朔方郡,朔方郡治所在魏平,领魏平、大斌、城中、朔方、政和五县,大斌(神龟元年〔518〕设,故址在今双庙湾)、魏平(神龟元年设,故城在今何家集乡)均在本境内。西魏时,魏平县归安宁郡,大斌县归安政郡,安政郡治所也在大斌,只领一县。此二郡都归绥州管辖,一直到北周,建置未改。

隋初,仍设大斌、魏平县,大斌县属雕阴郡,魏平县属延安郡,隋大业十三年(617),朔方郡守将梁师都称帝,定国号“梁”,本境归梁管辖。

唐武德三年(620),唐在魏平设魏州,并分设安故、安泉二县,武德七年(624)绥州乔迁魏平。同时在魏平设大斌县。贞观二年(628),梁灭,魏州及所属魏平等县撤销,本境归关内道绥州大斌、城平县管辖。今县境北部地区属银州管辖。唐末,党项、吐谷浑等少数民族迁居本境。

五代时,相沿不改,归定难军节度使管辖。

北宋至道年间(995~997)本境被西夏占据,治平四年(1067)后渐收复,归永兴军路延州管辖,境内设怀宁寨(在今淮宁湾)、绥平寨(在今何家集)、克戎寨(在今双湖峪镇张家寨)、临夏城(在今巡检司)、威戎堡(在今马岔乡教场坪)等堡寨,抵御西夏侵扰。怀宁、绥平、克戎寨归延川县,元符二年(1099)改归永兴路绥德军,威戎堡属延安府。

金正大三年(1226),升绥平、怀宁寨为绥平、怀宁县,改克戎寨为定戎县,属鄜延路绥德州管辖。

元初,绥平县并入怀宁县,至元四年(1267)又将怀宁县并入清涧县,定戎县并入米脂县,县境隶陕西行省延安路绥德州米脂、清涧两县。

明代,本境分属延安路绥德州、清涧县、米脂县管辖,隶延安府。明代绥德有州有卫,今县境内大理河及小理河川区归绥德卫管辖,系军籍,为屯田。大理河川有袁钦、杨天云、郭正、张炳四个百户所,小理河川有一个百户所,即赵世相百户所。绥德州有三坊十里,在本境属地,已无从查考。今大理河流域山区皆为米脂,明初米脂共十二里,嘉靖年间调整为五里,本境之地属升平、双泉等里。今县境淮宁河流域明时属清涧县,裴家湾以东为苏帖一里,以西为苏帖二里。

清代,县境分属陕西省绥德州、清涧县、米脂县、怀远县管辖。今县境从续家湾以东大理河川区大部归绥德州,清时绥德州下辖七里,其里甲在今子洲境内所属村庄无法考察,但明时四个百户所仍未变。清涧县、米脂县所属里甲和明代近似,清涧县苏帖一里辖七甲,苏帖二里辖十甲。小理河川赵世相百户所归怀远县(今横山)所辖,并分为上、下两个百户所。

民国年间,本境分属绥德、清涧、米脂、横山(即怀远)四县管辖。横山隶陕西省第一区专员公署,绥德、清涧、米脂隶陕西省第二区专员公署。民国初年沿用清代里、坊制度,民国二十三年(1934)废除里、坊,实行保甲制度。境内有淮宁湾联保(驻地淮宁湾)、老君殿联保(驻地老君殿)、新民乡联保(驻地何家集),此三联保皆属清涧县;吴家乡联保(驻地吴家山)、瓜园则湾乡联保(驻地瓜园则湾),此二联保属米脂第四区;纸房乡联保(驻地纸房)、冯家渠乡联保(驻地冯家渠),还有高家乡联保的五个村庄,此三联保属米脂第六区;曹家乡联保(驻地曹家沟)、米脂乡联保(驻地米脂沟)、姜家乡联保(驻地姜家崖)、驼耳巷联保(驻地驼耳巷)、苗镇联保(驻地苗家坪),此五联保属米脂第七区;周家联保(驻地周家)、双湖峪联保(驻地双湖峪)、三皇峁联保(驻地三皇峁)、三川口联保(驻地三川口),此四联保属绥德西区区公所管辖;赵界乡联保(由赵世相上、下百户所改设),此一联保属横山县。

1935~1936年夏,本境部分地区解放,归米西县、秀延县等苏维埃政权管辖。米西县苏维埃政权下辖7个区,涉及本境的有4个区。1区在石窑沟以南、周家以北一带;2区在赵寨则、庙坪一带;3区在马蹄沟北至瓜园则湾一带;4区在西庄、白草坬一带。秀延县共分14区,涉及本境的有4个区:老君殿为11区,驼耳巷为12区,砖庙、高家坪为13区,进士沟为14区。

1940年2月29日八路军三五九旅驱逐国民党绥德专员何绍南,本境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子洲县未成立前,“为各县边界插花地区,在行政领导各事业建设上多为不便……这块地区在政治上形成三个不管的严重现象,……人民生命财产无法得到保障,土匪四出抢劫,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为了进一步建设西川,改善群众的生活”(均引自谢怀德1944·9·1《二年来的行政工作报告》),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1941年8月绥德警备区在双湖峪镇设立绥米清安边办事处,拟在西川筹建一个新县。1942年9月筹建完毕,命名为西川办事处,将原绥德、米脂、清涧等县边界处的插花地区划归办事处管辖,隶属于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专员公署,相当于一个县级政权。1942年10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议,将“西川办事处”更名为绥西办事处,并同意将子长县之南沟岔、涧峪岔一带划归绥西办事处(后未实施)。1943年11月28日绥德专署拟将绥西办事处更名为西川县,并呈报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1943年12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从1944年元旦起:“正式成立县政府,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该县为子洲县。”1944年1月10日双湖峪镇召开庆祝大会,宣告子洲县正式成立。

子洲县成立后,归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绥德分区)管辖,1950年5月整编时改编为陕西省绥德分区专员公署(简称绥德专署)所辖,1956年10月绥德专署撤销,归榆林专署所辖。1958年12月子洲、清涧、吴堡三县皆并入绥德县,1961年8月四县分设,又恢复为子洲县。1968年“专区”改为“地区”,称榆林地区,归属未变。2000年7月,榆林撤地设市,子洲县隶属榆林市。

子洲县建县始末

陕西省子洲县是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而设立的新县。这个县是何时设立的?建县前归那几个县管辖?众说纷纭。《辞海》云:子洲,“1940年由绥德、子长、横山、米脂、清涧等县析置”。《陕西县情》中说:“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子长五县划出部分地区设新县,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而得名。”吴镇峰所著《陕西地理沿革》中介绍:“子洲县:本县辖地原分属绥德、米脂、横山、子长、清涧等县。1940年解放,1944年在双湖峪设县,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子洲县。”《鲜血换来的丰碑》中说:“1944年1月设立子洲县。原分属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子长五县管辖,1940年2月子洲县现辖地区大部分解放,为便于工作,设子洲办事处,后在此基础上改设县。”

《榆林地区政区历史沿革》中说:“由米脂、清涧、绥德、横山各分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

一、子洲县是何时解放的?何时建县的?二、建县前有没有设立过子洲办事处?三、子洲县是由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子长五县析置?还是由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四县析置?

1940年2月29日发生了著名的绥德事变。专门搞摩擦的国民党绥德专员公署专员何绍南,率几个官员星夜逃跑,第二天(即3月1日)晨从苗家坪(今归子洲县)南丰寨沟口出来,越过大理河,向北流窜,逃往榆林。是时,何绍南的残余势力尚在各地活动。1940年3月7日,八路军某部攻打马家沟岔(今属子洲县)阳寨子,何绍南的保安二中队、八中队顽抗后,一部分投降,一部分逃奔横山郑家寨子。至此本境大部分地区始告解放,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因此,子洲县之解放时间应是1940年3月份,不是2月份。

子洲县未成立之前,“为各县边界插花地区,在行政领导各事业建设上多为不便……在政治上形成三不管的严重现象……人民生命财产无法得到保障,土匪四出抢劫,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谢怀德1944年9月1日《二年来的行政工作报告》)。还有,此地为陕甘宁边区之北大门,为了进一步建设西川(即绥德县西之大理河川),改善群众的生活,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从绥(德)、米(脂)、清(涧)各县所辖之边界于1941年8月成立了绥米清安边办事处,办事处办公地址设在双湖峪镇,拟在此地筹建一个新县。1942年8月西川县委成立(《解放日报》1942年9月2日载:西川县委业已成立)。9月将绥米清安边办事处改称为西川办事处。将原绥德、米脂、清涧三县边界处的插花地划归西川办事处管辖,隶属于陕甘宁边区绥德专员公署。其时西川办事处设双湖峪、老君殿、裴家湾、苗家坪、驼耳巷、瓜则湾、马蹄沟、周家硷8个区,49个乡。办事处相当于一个县级政权。此段史实,在子洲县首任县长谢怀德1944年9月1日作的《二年来的行政工作报告》即有记载。

西川办事处成立后,绥德专员公署呈报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到呈报后,于1942年10月15日决议将“西川办事处”更名为“绥西办事处”,指示办事处办公地址设在周家硷或马蹄沟(未实施),并同意将子长县之南沟岔、涧峪岔一带划归绥西办事处(未实施),并颁布“绥西办事处”方型印章一枚。1942年12月22日绥西办事处正式启印。石窑沟原属米脂,被顽固分子夺去,1943年3月间,人民起来推翻了旧政权,又组织了石窑沟区,也归绥西办事处管辖,其时绥西办事处共设9个区56个乡。

办事处设立后,群众都迫切要求把办事处改为县,经反复酝酿,1943年11月28日绥德专员公署拟将绥西办事处更名为“西川县”,呈报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1943年12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发布命令:

兹决定原属绥西(西川)办事处,自明年元口日起,亦正式成立县政府,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该县为子洲县,并委任谢怀德为子洲县县长。

1944年1月10日,双湖峪召开庆祝大会,宣告子洲县成立。

子洲县成立时行政区划尚有原横山县之武家坡、李继先复兴等区,但其时这些地域尚被国民党占领,有名无实。直到1946年秋横山解放,原属横山之水地湾、殿寺、高家沟区划归子洲县,才正式有了横山县之地域。1948年8月,根据绥德专署决定,又将石窑沟区6个乡,高家沟区2个乡划归横山,其时,子洲县所辖原横山之地,只有小理河下游水地湾、殿寺等村庄了。

子洲境内1940年3月始获解放,1942年9月始设立西川办事处(后改为绥西办事处,是陕甘宁边区的一个县级政权),1944年1月改为子洲县。子洲县之辖地建县前分属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四县管辖,而没有子长县之地域。此外,1949年2月,子洲县曾划出一个乡(31个村)归属子长县管辖。

行政区划

1942年9月,西川办事处成立,设双湖峪、老君殿、裴家湾、苗家坪、驼耳巷、瓜园则湾、马蹄沟、周家8个区,49个乡。1943年3月,原属米脂县的石窑沟等地划归绥西办事处,组成石窑沟区,其时共9个区,56个乡,261个行政村,1035个自然村。1944年子洲县成立后,行政区划未变更。

1946年秋,武家坡、李继先、复兴3个区及水地湾、殿寺等地相继解放,武家坡、李继先、复兴3个区都划归横山,水地湾、殿寺和高家沟等组成高家沟区归属本县。其时共有10个区。1948年8月,又将石窑沟区和高家沟区的两个乡划归横山县,当时有裴(家湾)区、老(君殿)区、驼(耳巷)区、苗(家坪)区、双(湖峪)区、马(蹄沟)区、周(家)区、殿(寺)区、瓜(园则湾)区9区,52乡,240个行政村,833个自然村。1949年2月,又划出老君殿区所属的第6乡,共31村归子长县管辖。

1950年整编后,全县分8区,51乡,231行政村,839自然村,建置如下:

第一区,驻裴家湾镇,辖6乡,38行政村,111自然村。

第二区,驻老君殿镇,辖5乡,36行政村,117自然村。

第三区,驻驼耳巷镇,辖6乡,29行政村,114自然村。

第四区,驻苗家坪镇,辖5乡,22行政村,54自然村。

第五区,驻双湖峪镇,辖6乡,25行政村,97自然村。

第六区,驻马蹄沟镇,辖8乡,30行政村,100自然村。

第七区,驻周家镇,辖9乡,27行政村,117自然村。

第八区,驻瓜园则湾村,辖6乡,24行政村,135自然村。

1952年10月,行政区划调整,设10区,60乡,159行政村,853自然村。区乡如下:

第一区,驻裴家湾,辖安家岔乡、淮宁湾乡、裴家湾乡、毛家河乡、拓家峁乡、武家寨乡。

第二区,驻老君殿,辖张家坪乡、老君殿乡、曹家沟乡、新庄崖乡、蛇沟乡、圐圙山乡。

第三区,驻砖庙,辖党家峁乡、砖庙乡、祁家山乡、阳坪乡、惠家砭乡。

第四区,驻驼耳巷,辖王家岔乡、陈大坪乡、驼耳巷乡、千塔乡、黄峁河乡、李家渠乡。

第五区,驻苗家坪,辖曹家乡、苗家坪乡、鹅峁峪乡、钟家乡、周家圪乡、艾家河乡。

第六区,驻双湖峪,辖双湖峪乡、姚家砭乡、高阳砭乡、田家沟乡、王家崖乡、三川口乡。

第七区,驻马碲沟,辖三皇峁乡、吉利坪乡、马蹄沟乡、四旗里乡、三眼泉乡、李家河乡。

第八区,驻周家,辖双庙溥乡、周家乡、续家湾乡、马家沟岔乡、槐树岔乡、张石畔乡、纸房乡。

第九区,驻吴家园子,辖赵寨子乡、张家沟乡、张家洞乡、侯新庄乡、水地湾乡、杨新庄乡。

第十区,驻瓜园则湾,辖楼坪乡、钟家砭乡、两岔沟乡、西庄乡、朱阳湾乡、中山峁乡。

1956年春,奉省政府令,区乡进行裁并,缩减机构。整编后全县分建5区,32乡镇:

老君殿区:新庄崖底、曹家沟、老君殿、邱家坪、裴家湾、淮宁湾6乡。

苗家坪区:苗家坪镇、进士沟、黄峁河、驼耳巷、王家岔、周家圪6乡(镇)。

马蹄沟区:马蹄沟镇、高阳砭、西庄、三川口、王家崖、三皇峁6乡(镇)。

周家区:周家镇、刘家坪、砖庙、马家坪、槐树岔、冯家渠6乡(镇)。

殿寺区:庙坪、瓜园则湾、李孝家河、赵家峁子、水地湾5乡。

直属乡镇:双湖峪镇、姚家砭乡、曹家乡(镇为市镇类型代表,乡为农村类型代表,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试点)。

1958年秋,改区、乡、村制为人民公社、管理区、生产队,全县分设15个人民公社,61个管理区,416个生产队。是年12月,子洲、吴堡、清涧3县并入绥德县,因面积过大,指挥不便,又在数个公社间设指挥部(后改为中心乡)。本境内共设两个中心乡,双湖峪中心乡辖:苗家坪、周家圪、驼耳巷、砖庙、高家坪、槐树岔、周家、殿寺、马蹄沟、双湖峪、瓜园则湾、三川口12个人民公社;老君殿中心乡辖:裴家湾、老君殿、何家集3个人民公社。

1961年8月,绥德大县恢复为吴堡、清涧、子洲、绥德4县,各县原来辖地不变。子洲县设22个人民公社:城关、何家集、老君殿、裴家湾、淮宁湾、杜家湾、驼耳巷、周家圪、苗家坪、三川口、西庄、马蹄沟、三眼泉、瓜园则湾、李孝家河、殿寺(1966年后改为电市)、水地湾、周家、马家沟岔、槐树岔、高家坪、砖庙,共有生产大队550个,生产队2201个。

1983年秋改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乡(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仅名称改变,其它均无变化。全县为何家集、裴家湾、淮宁湾、杜家湾、驼耳巷、周家圪、苗家坪、三川口、西庄、瓜园则湾、三眼泉、李孝家河、电市、水地湾、马家沟岔、砖庙、槐树岔、高家坪18个乡,老君殿、双湖峪(由城关公社改设)、马蹄沟、周家4个镇,550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委员会,2210个村民小组。

1984年子洲县有何家集、裴家湾、淮宁湾、杜家湾、驼耳巷、周家圪崂、苗家坪、三川口、西庄、瓜园则湾、三眼泉、李孝家河、电市、水地湾、马家沟岔、砖庙、槐树岔、高家坪18个乡,老君殿、双湖峪(由城关公社改设)、马蹄沟、周家硷4个镇,550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委员会,2210个村民小组。

1998年全县有双湖峪,马蹄沟、周家硷、老君殿、裴家湾、何家集、苗家坪、电市、砖庙、三川口等10个镇;有杜家湾、淮宁湾、周家圪崂、驼耳巷、西庄、瓜园则湾、李孝家河、水地湾、三眼泉、高家坪、马家沟岔、槐树岔等12个乡,550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何家集、裴家湾、苗家坪、三川口、电市、砖庙6乡改为镇。2001年12月19日,杜家湾乡并入淮宁湾乡,三眼泉乡并入马蹄沟镇,西庄乡并入三川口镇,周家圪崂乡并入苗家坪镇,全县由10镇12乡合并为10镇8乡。

2011年8月11日,撤销高坪乡并入周家硷镇,撤销瓜园则湾乡并入马蹄沟镇,撤销李孝河乡、水地湾乡并入电市镇,改淮宁湾乡为淮宁湾镇。

2013年,所撤销乡改为办事处,仍按原建制运行。2012年全县有550个村民委员会,1222个自然村(其中有40个废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3个盐业队。2015年12月25日,撤销双湖峪镇,改设双湖峪街道办事处,撤销马岔乡、槐树岔乡,合并设立马岔镇,全县有1个街道办事处、11镇、1乡,5个便民服务中心,279个村民委员会。

2022年子洲县下辖1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双湖峪街道、何家集镇、老君殿镇、裴家湾镇、苗家坪镇、三川口镇、马蹄沟镇、周家硷镇、电市镇、砖庙镇、淮宁湾镇、马岔镇、驼耳巷乡。297个行政村,11个居民委员会。

2023年子洲县辖双湖峪街道办事处,何家集、老君殿、裴家湾、苗家坪、三川口、马蹄沟、电市、周家硷、砖庙、马岔、淮宁湾等11个镇和驼耳巷乡,共有270个村委会9个居民委员会。

大美陕西欢迎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