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电信技术的发展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变化,给人民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那在没有无线电和网络的古代,中国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
本文,我们将以烽燧为代表的利用光传递信息的方式入手,一窥古代中国人在通信传输这方面的聪明才智。
1.何为烽燧?
“烽燧”在古代军事上最主要的作用是报警,是边塞警戒瞭望的哨所。相传烽燧始建于商朝,商纣王曾利用烽燧点起烽烟侵略邻国。
古代早期的烽燧是单独建造的。在建筑材料上,汉代烽燧会因地域不同而各有差异:敦煌郡玉门都尉所辖烽燧中以夯土筑而成者为数不少,而中部都尉所辖烽燧还有用湖沼中碱化的泥土间以柴木筑成的。而结构上,汉代烽燧多呈下宽上窄的方柱形,上方设有“深目”、“望火头”等观测装置。“深目”即坞壁垣谍上的探视孔,既有助于观察敌情又有助于隐蔽,同时还可与转射相结合,在开战时打击敌人。“望火头”是一种安装在烽火台之上便于观察周围烽火台信号的缭望装置,探出的管状窥管将视线集中在一个固定点上,便于寻找和识别由另一隧发出的信号。
阳关烽燧
“烽燧”即烽火,白昼放烟为“烽”,夜间举火为“燧”。后来烽燧也逐渐代指制度。战国时期的《墨子•号令》对烽燧的介绍为:“出侯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到西汉时期,“烽燧”制度已发展得更加完备,对烽火的品种、品数及其施放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根据出土的汉简记载,西汉时期居延边塞的烽火信号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五类。
张掖郡肩水金关模型
Δ“烽”是白天使用的信号,是用草薪燃火报警。
Δ“表”是以布帛蒙在一长方形木架之上,也用于白天报警。
Δ“烟”是烽燧白天与烽、表相配合的烽号,烽燧备有施烟灶,报警时在灶膛内燃柴草、干粪,烟火从烟囱施烟于空中,远方得以望见。
Δ“苣火”是夜间使用的信号,简称火。苣火通常是由燧子手执燃举,或竖于顶燃举。
Δ“积薪”是烽燧燃积薪以浓烟或烈火表示的一种烽号,昼夜都可以使用,积薪大都置于距烽燧10米以外与烽燧线相垂直排列,以便于相望应和。
烽燧常用燃料—苣
这五类烽火信号并非各自孤立使用,一般是根据敌情组合使用。使用的方式属于高度的军事机密,《唐律疏议》记有“放烽多少,具有式文。其事隐秘,不可具引”。北宋的《武经总要》则说“凡烽号隐秘,不令人解者,惟烽帅、烽副自执,烽子亦不得知委”。由于烽火传递只依靠燧子的肉眼观察信号,所以遇阴晦风雨,警烽便难以传递。有时还会发生举烽失误的情况,对此则采取遣驿骑驰告或传檄等措施来补救。
汉代《塞上烽火品约》
2.何为“狼烟”?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在屠洪刚《精忠报国》里将烽火台冒出的烽烟称为“狼烟”。狼烟是什么?在辞典中,对“狼烟”描述是用烧狼粪冒出的烟。但实际上,烧狼粪就像烧羊毛毡,烟呈浅棕色,颜色比干柴堆的烟还淡。而且在长时间被干柴烘烤以后,狼粪还会与干柴一起烧成明火,连烟都看不到。为什么古人将“烽火”称为“狼烟”呢?敦煌学者李正宇认为,狼是古代中国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共同崇尚的图腾。这些少数民族的军队在当时被中原汉人蔑称为:“狼兵”,其君主被蔑称为“狼主”。所以,古代汉人把这些少数民族入侵时汉人特地燃起的烽火称作“狼烟”。
再说,古代战争爆发时需要点燃多处的烽火台以报警,和平时期每天还要焚烧“平安烟”,这就需要大量的燃料,若专门以狼粪为燃料,到哪里收集如此多的狼粪?事实上,在西北地区的许多烽火台遗址里,李正宇曾发现有燃烧芦苇、红柳等植物留下的残迹。因此,他认为烽火台燃烧的“燃薪”实际上是芦苇、红柳,甚至杂草。以干柴引火,续以湿柴,浓烟就会滚滚而起。烽火由燃薪燃起,这已为今天的考古学者所公认。
烽燧常用燃料—烟柴
3.烽火台、敌台
春秋战国时期,相继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争霸局面,各个国家之间为防止被入侵,利用地形优势在高山堤坝处修筑起了长城,但这个时候的长城并不是相连接的,而且一分几段,每段之间再联系起来。此时,前面介绍的烽燧就逐渐演化成为了烽火台和敌台。
烽火台和敌台具体的差别在哪里?
敌台是用来观察敌情、作战、储备粮草军火的场所,顶部单独设有房间,同时房顶多采用木制结构,不能用来点燃烽火。所以我们在景区(尤其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看到的很多高台并不是烽火台,而是敌台。在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唐长安城虚构了一种和敌台功能类似的建筑叫:望楼。望楼平日用来监测盗匪火情。在靖安司的二把手李必部署下,望楼增设执旗武侯,可追踪贼人踪迹、传递未加密和加密信息。
望楼
而烽火台主要是点燃烽火警示使用,所以它的房顶通常是石质平顶,多瞭望口,对位置有严格的要求。杜佑《通典•兵五》里对烽火台记载:“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知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可见当时的烽火台已经是一个完备的边防哨所。烽火台设在长城内侧,离城墙一般8-10米,远的不超过30米。最有意思的是,所有的烽火台,无论是筑在平地、山谷,还是山头上,只要站在其中的任何一座(烽火台)上,既能举目遥望前一座,也能回顾后一座。
烽火台还有一个特点是数量多:在一段50公里的汉代长城沿线,共发现烽火台80余座。烽火台设置多为沿线单个排列,也有少数两个并列。地势较平坦地段间距稍远,山区间距稍近。照此推算,万里长城线上至少有两三千烽火台。而且烽火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据研究,汉代烽火的运行速度为一昼夜1782汉里(1汉里约合325米),也就是说,一昼夜可以运行将近580公里。而到了明代,由于烽火台使用了更加先进的烽炮、悬灯和举旗,信息传递速度更是惊人,一昼夜甚至可达3500多公里。
在烽火台的台顶、台屋挑出的栈木和地面上分别设置烽火架。烽火架像个桔槔:在直立竿上缚置横木,其一端挂着篝笼,中实薪草,另一端系绳索,以撬举横木使篝笼上下。这篝笼就是烽火台的核心,它就是“烽”,篝笼上举放烟以报警,故所谓“举烽”犹下令放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