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怎么定义失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3:29:27    

失踪的界定通常基于以下条件和程序:

下落不明满两年:

根据《民法典》第四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利害关系人申请:

宣告失踪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与被宣告失踪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和法人。

法院宣告:

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后,会依法进行审查,并在确认下落不明满两年后,宣告失踪人为失踪人。

下落不明时间的计算:

下落不明的时间通常从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警方认定:

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根据失踪人员的具体情况,如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生活习惯、失踪时间、地点和可能的原因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决定是否立案。警方认定失踪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失踪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其他考虑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警方还会考虑其他可能的因素,如失踪人员的最后出现时间、地点、言行、穿着、携带物品、爱好、习惯等,以及亲友和所在单位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自行查找的情况。

综上所述,失踪的界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条件,并且需要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最终由法院宣告。警方在认定失踪时也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