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区分:
身体暴力
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及限制行为,如殴打、推搡、禁闭、使用工具攻击等,后果通常会在受害者身上形成外伤。
精神暴力
包括经常性的威胁、恐吓、辱骂对方,造成对方精神疾病或精神恐惧和安全威胁,以及恶意贬低、羞辱、讽刺、嘲笑等行为。
性暴力
包括强迫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性虐待、传播性疾病等。
经济暴力
控制另一半的经济来源和财务自由。
冷暴力
包括漠不关心、性生活不和谐、不做家务等行为,通常表现为精神上的忽视和情感上的冷漠。
行为方式
家庭暴力不仅限于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精神上的折磨和行为上的限制,如跟踪、监视、言语虐待等。
后果严重性
家庭暴力的轻重要看是否构成轻伤或以上,轻伤以上的家暴行为会受到刑事追究,以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主体与客体
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客体主要是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主权、性自主权及人格尊严等。
发生场所
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家庭共同生活关系中,具有隐蔽性。
故意性
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即存在明确的伤害意图。
综合以上内容,家暴的区分主要依据行为方式、后果严重性、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发生场所及实施者的故意性等方面。了解这些区分标准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预防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