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栖霞市地图位置(清代栖霞县的“三呌社”)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08:38:27    

明清时期,栖霞县实行“乡社制”,县下设乡,乡下有社,以社领村。起初乡社数量多有变化,到了明嘉靖年间逐渐稳定,形成“6乡46社”的区划格局,清代沿用之。“三呌社”就是其中之一。

“呌”这个字看着比较生僻,但根据字典的解释,它的读音为“jiào”,含义同“叫”,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叫”。而如果把“三呌”换作“三叫”的话,相信不少栖霞的朋友很快就会联想到唐家泊镇的三个“三叫”村(东、中、西)。那么,清代的“三呌社”与这几个“三叫”村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配图主要为东三叫村的风光)

由于清代的《栖霞县志》仅提及乡社名称而没有详细记录辖下村庄的情况,“三呌社”的详细情况无法直接知晓,只能通过一些侧面信息进行推测。

在县志的人物篇章当中,收录有一位叫作刘言经的人的事迹。根据记载,刘言经是庠生(秀才)出身,曾担任过乡饮介宾。他为人“慷慨好施,貌文弱而性刚直,侃侃能言,不畏强御”,在乡间很有威望,俨然是一方的“话事人”(乡饮介宾这种荣誉性的职务,通常都由这样的人担任)。而还有关键的一点在于,刘言经的籍贯为“三呌社东宋庄”。

查询地图可知,现栖霞市唐家泊镇辖区内有个“东宋庄”,而该村也的确以刘姓为主。两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唐家泊镇的“东宋庄”就是清代三呌社的东宋庄。(注:亭口镇的东宋格村庄的名字有些相似,但姓氏结构不符。)

就一般逻辑而言,毗邻区域的村庄划为一个社的可能性较大。既然东宋庄属于“三呌社”,东中西三个“三叫”村距离东宋庄又不远。综合推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呌社”应该包括三叫村,并且名字就是因之而来。

那么,“三叫”村名称的背后又有什么典故呢?对此,《栖霞市地名图集》记载道:传说古代有一只凤凰曾飞到这里,在临近三个山头上各叫了三声。后来附近建起三个村庄,就照着东中西的方位,分别命名为“三叫”村。

(▲东宋庄和三叫村的位置示意)

关于“三呌社”的归属,清代县志的标注为“松山乡”。从距离上来看,三叫村到松山相当远,隶属对方的可能性并不大,有可能是县志在编撰抄写时错行所致。上世纪末修纂的《栖霞县志》留意到这个情况,就将“三呌社”调整在金山乡区域内(在栖霞当时六个乡当中属于距离相对较近的一个)。

三呌社具体管辖多少个村庄,因为资料有限,暂时难以精准考证。不过,东宋庄在唐家泊村以北,三叫村在唐家泊村以南,以此推断,夹在中间的唐家泊村,应该也属于三呌社的辖区。换言之,三呌社大体就位于现在栖霞市唐家泊镇的中心区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