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10后”遇上大国工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2:31:00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热烈氛围中,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千余名师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业研学之旅。他们走进太重集团,在充满机械轰鸣与创新气息的厂房里,与大国工匠对话,触摸工业脉搏,让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青春心田。

  当晨光洒向太重园区,千吨级起重机如钢铁巨人般矗立,模拟发射塔架的金属光泽映着朝阳。“同学们看,这个零件的精度要达到0.005毫米,比头发丝还细5倍!”太原重工矿山设备分公司立车组组长陈宾的声音响起,他身后的航天发射塔架零件,曾托举神舟号飞船直上云霄。

  学生们瞬间屏息,他们的眼中满是惊叹:“这就像给飞船造‘摇篮’,误差比考试写错小数点还要严重。”陈宾笑着展开手掌:“工匠精神不是口号,是把99%做到99.99%的死磕。”陈宾曾荣获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晋阳工匠、三晋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在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百余台焊接机器人正随着程序“翩翩起舞”。一名学生指着全自动化产线感叹:“原来‘黑灯工厂’真的存在。这些机械臂比游戏里的角色还灵活。”当一块块钢板在激光切割下化作矿用卡车的零部件时,孩子们忍不住踮脚触摸冰冷的金属——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的温度。

  “嗒嗒嗒——”智能高端工程挖掘机产业园区内,AI算法与5G技术编织成精密的工业网络。陈宾带着学生们穿过“空中机器人走廊”,脚下的AGV小车正驮着零部件有序穿梭。“现在的产业工人,既是操作手,更是‘机器人程序员’。”他指着操控台前的年轻人,他们的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代码,与传统印象中的车间景象大相径庭。

  在模拟操作区,大家争相坐上5G挖掘机驾驶室。当孩子们手握操作杆,周边的大屏显示出百里之外的矿山实景,大家都惊叹不已,“我好像有点明白老师说的‘主动学习’了,学好课本里的力学、电学等原理,以后就能在实际生产中创造出这么神奇的机械。”

  不止于车间,陈宾的身影还出现在校园课堂。在中北大学附属学校的阶梯教室,他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工匠精神是执着专注,是精益求精,希望‘10后’的你们也能只争朝夕,跑好自己的青春赛道……”陈宾的声音穿过教室窗户,与校园里的国槐树叶一同沙沙作响。看着认真记录的学生们,一位老师有感而发:“把课堂搬到生产现场,让孩子们亲眼看见‘大国重器’如何从图纸变成现实,这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

  从精密零件到智能产线,从车间汗水到课堂哲思,孩子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工业文明的硬核力量,更是一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神传承。


太原日报‬ 记者 张秀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