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玉屏“微行动”绘就全国文明城市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22:15: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龙头工程,是反映一座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2018年,玉屏侗族自治县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誉称号,成为铜仁市唯一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的县城。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深耕文明建设,聚焦群众需求,通过“微创意育民、微改造利民、微配套便民”三大举措,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政府主导”向“群众共建”转变,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让民生福祉节节攀升,也奏响了全民共建的和谐乐章。2025年,玉屏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殊荣。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为城市赋予文明新韵,更让群众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微创意育民:文化浸润,激发文明自觉之花。玉屏将文明理念巧妙融入城市肌理,在广场、公园、社区等公共空间精心打造侗族文化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微创意”景观,让文明宣传变得“可观可感”,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建立健全“群众点单、政府接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机制,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解决一个个民生“大事”。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玉屏。“双走进”活动让党员干部、志愿者走进群众家中,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心声、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侗听音乐会”“文化下乡”将政策宣传与文化浸润相结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最美庭院”评选让居民主动参与到家园美化中;“微心愿认领”和“志愿服务项目认领”搭建起群众之间的互助桥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动员了全民参与传播文明新风,还让政府能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截至目前,玉屏已打造“微创意”景观180余处,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40余次,收集解决群众诉求1200余条。

微改造利民: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温度。玉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细化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通过完善雨污管网,解决了城市内涝和污水排放问题;加装电梯,让老旧小区的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修缮楼道,保障了居民的居住安全;改造便民宣传栏,提升了城市的宣传效果。这些微小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风貌,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此外,玉屏充分利用闲置空地,在城区重要节点新建便民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同时,打造“侗乡记忆”“文明长廊”“火车书屋”等文化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宣扬了特色文化,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个,改造新增便民宣传栏946处,惠及居民5700余户,打造文化景观18处,新建便民停车场11个,新增车位960余个。

微配套便民:细节关怀,彰显城市善意。玉屏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为目标,充分发挥“网格员”的积极作用,深入社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针对性实施便民服务设施项目。环㵲阳河健康步道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新建社区健身设施、场所、器材745处,充分满足了居民群众的日常锻炼需求。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十五分钟生活圈”全面建成,绿色宜居宜业的精品县城蓝图正在变成实景图。同时,玉屏还创新打造“潮汐摊位”“三格子”“共享晾晒”模式、微型消防站等,对居民小区内部及周边区域进行规范管理。通过这些举措,破解了乱晾晒、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难题,实现了有序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平衡,让城市的烟火气与文明风和谐共生。截至目前,累计解决群众身边事3000余件,设置外卖骑手专用停车位50个、规范便民摊点28处、流动摊贩疏导区10个,全县社区、小区配备灭火器、消防斧等设备2300余件,文明创建满意度提升至98.6%。

在玉屏,文明城市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微创意育民、微改造利民、微配套便民”,玉屏正以“微行动”绘就一幅全国文明城市的新画卷,让人民群众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共享发展成果,享受幸福生活。

玉屏侗族自治县委办公室供稿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