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火线来访 “夹缝”中的英伟达何去何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9:01:00    

4月17日,应中国贸促会邀请,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抵达北京。他先后拜会了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当关税战日趋白热化,黄仁勋此时到访并与中方高层见面,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英伟达,难以承担的“脱钩”代价

在与任鸿斌的会谈中,黄仁勋表示,关于美国政府对英伟达对华出口的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这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请注意,这里他用了两个形容词,“不遗余力”和“坚定不移”。

相关资料披露,2024年,H20为英伟达创造了约120亿至150亿美元的收入。早前就有消息透露,光是今年前三个月,来自中国的客户就买了160亿美元的英伟达H20。主要客户包括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

鉴于目前仍有大量的H20库存没有销售,预计英伟达一季度相关损失可达55亿美元,而后续的相关业务损失暂时难以估量。

对此,不少分析认为,黄仁勋此次紧急访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向中国保证,英伟达将继续履行合同,从而维护股价的稳定。

“两头下注”

H20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合规芯片,主要用于AI领域。这款芯片的算力被“精心”调整到了20 TFLOPS(每秒可以进行的万亿次浮点运算),刚好卡在美国的限制线以下。虽然性能比H100低了70%左右,带宽也从3TB/s砍到1.5TB/s,但这种设计巧妙地避开了美国的制裁限制。

之所以此次被禁,美方给出的理由是:允许中国公司(尤其是人工智能公司)获得这些芯片,将威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及其国家安全。

虽然这些都是老调重弹,但今年1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成功引发全球关注,而该款大模型只用到了较早版本的英伟达GPU芯片,这的确让美国大吃一惊。

于是美国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再次升级芯片出口管制;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Seek实施新的限制,限制其购买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可能禁止美国人访问其人工智能服务。

即不愿放弃中国市场,又不能“得罪”美国政府,英伟达的策略是“两头下注”。据报道,黄仁勋在17日还会见了英伟达的客户,其中就包括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有消息称,黄梁二人讨论起了如何为中国设计下一代“特供”芯片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个4年投入5000亿美元的建厂计划,也被视为黄仁勋向特朗普献上“投名状”。此前,英伟达的大部分芯片都由中国台湾地区代工。根据这项计划,英伟达将联合台积电、富士康等企业,一起在美国建设超过100万平方英尺的生产空间,以实现美国本土制造。对此,黄仁勋的表述是,“全球AI基础设施的引擎首次将在美国建造。”

“中国技术突破的速度让我震撼”

当围绕芯片的绞杀与反绞杀不断升级,市场难免受到波及。加征关税会直接导致芯片成本上升,芯片厂商为了维持利润空间,往往会提高芯片售价。客户担心避免未来供应短缺及价格上涨,纷纷开始抢购市场上的现货,以控制成本。

有半导体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眼下不只存储芯片,模拟芯片、车用功率半导体等主流芯片现货行情都异常火爆,几乎“一天一个价”。

美国的步步紧逼,迫使中国企业开始转向替代方案。目前中国客户对英伟达的依赖呈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字节跳动、腾讯等每年合计采购数十万块英伟达GPU,占其全球芯片销量的3成以上。

但另一方面,华为昇腾出货量也在实现300%的年增长,国产算力集群已能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2024年上半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中,国产芯片已占到30%份额。对此,黄仁勋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技术突破的速度让我震撼”。

争斗还在持续,结局还未可知。在AI时代,技术可以封锁,算力可以阉割,但创新的火种永远在政策铁幕的缝隙中野蛮生长。

对于英伟达而言,最大的危机或许不是失去中国市场,而是中国不再需要英伟达。

编辑: 秦扬轲

责编: 赵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