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民间传说故事集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06:31:00    

#河北#​#河北邢台#​#邢台头条#​#宁晋#​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凤凰城传说

核心内容

1. 起源:相传公元前25世纪,宁晋古大陆泽畔有一棵高千丈的桑树,万年结一次红椹果实。凤凰食果后引百鸟朝拜,黄帝后裔少昊遂在此定居,称“穷桑帝”。后凤凰飞离,人们按其伏卧形态建城,取名“凤凰城”,即宁晋城的前身。

2. 城邑结构:

南关为“凤头”,街南口的圆口井为凤凰双目。

南门至北门为“凤身”,东、西、北三点呈品字形为“凤尾”。

城东月城(半月形)象征凤凰左翅。

3. 祥瑞与人才:传说凤凰每投一蛋,宁晋便出一位官员。至明代,宁晋已出九十九位官员,仅缺皇帝与狱官,故称“满堂官”。


二、小南海与王母娘娘传说

核心内容

1. 仙境赐名:两千多年前,王母娘娘云游至宁晋东南,见九河汇聚、湖光潋滟,赞其为“人间仙境”,赐名“小南海”,与观音道场媲美。

2. 神兽化形:王母派苍龙、麒麟、金凤三神兽镇守此地,金凤化为“凤凰单展翅”的凤凰城(今凤凰镇),护佑人才辈出。

3. 皇家渊源: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万历帝之母圣慈皇太后长居小南海,逝后葬于此。万历帝建九莲庙(奶奶庙),封太后为“九莲菩萨”,香火鼎盛。


三、丁桥献双鲤与义姑石姑

核心内容

1. 乱世救孤: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红巾军南下,高氏侍女石姑携幼主逃亡,途中收留六姓男童,藏身丁桥下。追兵至时,双鲤跃桥阻退敌军,七童得救。

2. 抚育七姓:石姑终身未嫁,抚养七童成人,形成宁晋七大望族(王、孙、高、张、赵、薛、王)。后世建石姑文化广场,清明七姓共祭,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文献佐证:明《赵州志》、民国《宁晋县志》及七姓族谱均载此事,称“宁晋七大族自此始”。


四、大北苏村与盘古诞生传说

核心内容:

1. 盘古衣胞: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衣胞埋于宁晋大北苏村,后长出一棵古槐(老槐仙),村西沙丘被视为衣胞埋藏处。

2. 庙会传统: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传为盘古诞辰),大北苏村举办庙会,祭奠盘古,包含打醮、演剧等仪式,传承数百年。


五、民间艺术传说:《八仙七巧灯》

核心内容

1. 起源与传承:该灯舞融合“八仙”与“七巧板”元素,清代由江浙传入宁晋白候村,以灯组图形变化为特色,如桥、船、荷花等,反映江南风俗。

2. 表演形式:由30人组成,持七巧灯者组成牌楼,儿童扮八仙起舞,配以烟火、龙狮,形成热闹场景。1983年濒危时经政府抢救复现。


六、其他历史名人传说

1. 尧帝禅让:宁晋尧台村传为尧禅位于舜之处。

2. 牌坊文化:明清鼎盛时宁晋有牌坊150余座,被誉为“牌坊城”。

3. 名人故里:如唐代68名进士、元代尚书董锡、明代状元曹鼐、民国将领王怀庆等,均载于地方志。


宁晋的传说兼具神话色彩与历史底蕴,凤凰城象征祥瑞与人才辈出,小南海体现皇家与仙道渊源,丁桥义姑彰显忠义精神,盘古传说则连接上古创世神话。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感恩今日头条平台分享正能量,小编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