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神木 | 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1:34:00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持续深化之际,党中央发布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更加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如一地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决心。

勤俭节约是文明传承的生动诠释。《尚书》有云,“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而《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则明确指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些古训深刻阐释了节俭与奢侈的本质区别,将节俭视为品德的基石,奢侈则被视为极大的恶行。从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朱用纯在《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名言警句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廉抑奢的传统美德。我们党以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引领,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篇章。老一辈革命家们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勤俭节约的真谛,成为我们民族的楷模。

勤俭节约也是生态守护的良方善策。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策林二·二十六》中写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穷。”以有时限的资源满足无休止的欲望,而不加以节制,必将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勤俭节约意味着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份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共同为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勤俭节约更是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铁律揭示了勤俭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每个人和家庭而言,选择节俭的生活方式,既是对自身和他人劳动的尊重,也有助于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而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来说,带头过“紧日子”,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切实保障民生福祉,助力经济发展,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天道酬勤,俭以致远。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主动扛起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大旗,以先锋之姿引领社会风尚,将“过紧日子”的理念转化为砥砺奋进、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唯有把勤俭节约融入日常生活的肌理,让每一份资源都焕发最大的价值,我们才能共同交出作风建设的优异时代答卷,共同绘就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画卷!


供稿:神木市纪委监委

作者:刘玉磊 曹 斌

编辑:许沥心

责编:严江珂

审核:姚启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