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秋的罗家磨村,青山白云环绕,草丰羊肥人气旺。优美的乡村环境和独树一帜的乡村美术馆,吸引着全国各地写生和游览的客人。

近年来,罗家磨村依托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和省级乡村建设行动示范村创建机遇,立足村情实际,按照“党建引领破题、示范建设增效、品牌创建赋能”的工作思路,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被评为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百美村宿项目第20个示范村。

党建引领破题,绘好乡村建设“总蓝图”。罗家磨村将组织建设摆在首位。成立由包村领导挂帅、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协同、骨干力量参与的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打造坚强有力的“指挥中枢”,为乡建“破题”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绘制“一轴两翼四片区”发展蓝图(以212国道为核心轴,农文旅融合示范区与畜游景观片带为两翼,景区、农业区、林区、牧区协同发展),为“田园罗家磨”勾勒出清晰路径。深度挖掘“一山(露骨山)一林(万亩青年林)一沟(黄香沟)一河(漫坝河)一磨(水磨坊)一川(大南川)”的独特资源,放大便捷交通的“区位”和夏季凉爽宜人的“气温”两个优势,明确“农文旅”融合样板村定位,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业+旅游+农户”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示范建设增效,打好全面提升“攻坚战”。“支部引领党员示范”,让村庄“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在人居环境整治上重拳出击,拆除危房48座、残垣断壁135处,新建小公园3个、小花园86个,美化庭院400余户;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4%;配备专业保洁队伍与设施,实现“净、美、优”的生态目标。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投入900余万元省级示范村建设资金,在口子门等社率先实施“一统三美”改造,经验推广至全村12个小组。新建文化戏台、广场各1座,安装路灯80余盏,道路、水电、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升级,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深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银行”等载体,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品牌创建赋能,下好立体发展“一盘棋”。特色品牌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民宿品牌”绽放异彩,成功争取中国三峡集团等资金超4000万元,分两期建成百美村宿项目。项目注重与“原生态”融合,以“土味”焕发“朝气”,带动21名村民就近就业,村集体增收70余万元。“文创品牌”凝聚人气,建成罗家磨写生基地,将综合服务中心改造为乡村美术馆,打造集住宿、展销、艺术创作展览于一体的文旅平台。2024年以来,已吸引周边高校师生开展写生采风及研学活动86场次。“产业品牌”价值凸显,围绕打造“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建设标准化中药材基地,构建有机产业体系。明星产品“黑土当归”走俏市场,有力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眼下的罗家磨村,组织强、环境美、产业兴,一幅业兴、村美、民富的和美乡村样本画卷正在渭水源头精彩展现。
记者:乔彩凤 通讯员:曹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