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在秦皇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座车间里的产业协同创新
编者按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科技成果转化是衔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关键所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三地成果转化不断深化,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增长。
今起推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进行时》系列报道,讲述京津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在河北实现产业化的生动故事,充分展现三地协同创新、产业协作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敬请关注。

8月8日,清研瀚高科技(秦皇岛)有限公司表面工程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新设备。 王继军摄
8月8日,清研瀚高科技(秦皇岛)有限公司表面工程车间,4个喷涂间一字排开,来自德国的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和等离子喷涂设备正在作业。检验区内,技术工人对喷涂好的零部件进行精细化处理。
这家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成立的技术承接与成果转化的科技型企业,主要致力于表面工程相关技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自今年4月表面工程车间正式投用以来,企业订单量持续攀升,产品覆盖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京津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速度日益加快。
■ 突破“卡脖子”技术,新材料用到深圳地铁
“这个轴承表面的白色涂层,别看它的厚度只有200微米至300微米,却最高能承受万伏电压,解决了地铁轴承的绝缘安全难题。”清研瀚高表面工程中心负责人杜平圳手持一款直径约120毫米的轴承,向记者展示这项技术成果。
原来,轴承在高速、高电压下会造成静电荷积累,进而产生轴电压,致使油膜产生电火花放电而造成轴承损伤,影响电驱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轴承上喷涂的高耐压绝缘材料涂层,可以最高耐一万伏的电压,防止轴电压对轴承造成损坏。目前,这种涂层已经被应用到广州、深圳等地的地铁轴承上。
也正是这项技术成果,促成了清研瀚高在秦皇岛落地。
秦皇岛市工商联常务副主席杨福宇推动了项目的落地。他介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秦皇岛经开区积极搭建“京津研发、秦皇岛转化”的合作平台。清研瀚高的表面工程技术恰好契合当地高端装备产业升级需求。双方一拍即合,经过进一步对接,最终项目落户秦皇岛经开区。
杜平圳说,京津冀交通便捷,从天津到秦皇岛高铁仅需1个多小时。当地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与良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去年7月,清研瀚高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的新厂区交付。目前,新厂区已初具规模,从美国、德国等地引进了国际顶尖的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和等离子喷涂设备,可承接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端产品的涂层加工。
今年6月,清研瀚高成功获得通用电气(GE)全球一级供应商资质,拿到了重型燃气轮机各部件的涂层订单。西门子一级供货商资质也进入审核阶段。
在车间实验室,检验员杨雪正通过金相显微镜,将金属切片的涂层厚度、金相含量与客户标准逐一比对,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达到标准。
“接受检测的是喷涂了封严涂层的叶轮,合格后准备批量发给西门子。”杜平圳说。
■ 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开拓汽车零部件喷涂市场
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做优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杜平圳表示,清研瀚高落户秦皇岛,产业基础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清研瀚高表面工程车间,一排喷涂好的碳纤维汽车轮毂闪着银光。
“这批汽车轮毂正在接受本地一家知名车轮制造企业的测试。目前测试进展非常顺利,预计9月份可以批量供应。”杜平圳介绍。
碳纤维轮毂比传统铝合金轮毂减重30%以上,可大幅降低车轮的转动惯量,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制动性能。但是碳纤维材质的耐热性较弱,难以耐受刹车时产生的高温。
“我们对汽车轮毂采用陶瓷等离子喷涂技术,与航天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采用的工艺相同,为制动产生的高强度热量提供防护层,有效阻隔热辐射,解决了碳纤维轮毂的应用痛点。”杜平圳告诉记者。
随着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布局新能源整车项目,中信戴卡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威卡威新能源电池、戴卡兴龙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等项目陆续推进,打造国际重要汽车底盘轻量化制造基地。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汽车底盘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中信戴卡占全球市场份额35%,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
对于汽车零部件喷涂市场的开拓,杜平圳充满期待:“一边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一边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庞大的市场需求,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一定会结出硕果。”
■ 开辟新赛道,赋能更多新型生产车间
除表面工程业务外,清研瀚高还布局了非标自动化设备与无人设备两大新赛道。目前,新厂区的非标组装车间和无人设备车间已完成主体建设,即将投入运营。
啥是非标组装车间?
“非标组装车间专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智能装备定制化生产。”8月9日,清研瀚高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数字化与智能装备部部长杨景朝告诉记者,它凭借高度的柔性制造能力,可为不同行业量身定制并组装各类功能、结构迥异的智能化设备。通过灵活的生产方式和精准的流程控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实现高效生产与质量管控。
杨景朝举例,在轨道交通领域,该车间装配制造的货车检修数智化装备可实现铁路货车轮轴的自动化拆卸与产线远程监控,有效克服人工作业强度大、环境差、风险高等痛点,显著提升了检修效率与安全性。
在医疗装备领域,团队为秦皇岛某医疗器械企业研制高精度自动化装配智能产线,能够在无菌洁净环境下完成精密部件的智能化组装与检测,有效保障产品质量,严格控制生产污染。
而在无人设备车间,将进行无人装备及电驱动系统相关技术、材料和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自动化生产线、无人设备都是目前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杜平圳表示,依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的科研实力,他们对产品和市场充满信心,车间里的京津冀产业创新协奏曲将越奏越响亮。(河北日报记者 张 辉 潘文静)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