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夏季高发!千万警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1:00:00    

随着夏季的到来

气温逐渐升高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防范溺水事件发生

家长、学校应当如何做好孩子的

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监护工作

为孩子的平安成长保驾护航?

一起来看


家长强化监管责任


1. 做到 “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何时回。


2. 盯紧关键时段: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及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避免孩子脱离监护私自或结伴前往水域。


3. 全程专注监护:当家长带孩子在水中或水边玩耍时,应做到“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若无法亲自看护,应委托可靠的成年人代为照看,切勿交给未成年人,多人看护时需明确指定看护人。


4. 选择安全场所:如孩子需参与游泳活动,请选有资质的游泳场所,并全程陪同监护。此外,还需了解泳池的相关规则,包括游泳场所内深水区、浅水区的位置与深度,以及救生员的位置。


5. 排空蓄水隐患:家中蓄水容器(如水桶、浴缸等)使用后及时清空,避免低龄儿童意外跌落。


加强儿童防溺水教育


1. 正确安全教育:家长可以通过溺水事故案例警示,让孩子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严防未成年人私自在池塘、蓄水池、沟渠等危险水域游泳、戏水,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2. 提高安全警惕:特别要教育孩子相互监督提醒,对同学私自下水和到危险水域玩耍行为,及时制止并向家长、老师报告。


3. 学习自救技能: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掌握游泳技能,教会孩子正确的溺水自救方法。


4. 掌握救援知识: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溺水,要积极主动呼唤周围成年人施救,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救援,并及时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报警。


家校协同教育管理


1. 提前布局工作:学校应当提前规划,对防溺水工作进行任务分工, 同时制定防溺水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需要落实危险水域巡查人员安排,于午间、放学后及节假日对校园周边水域开展动态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构建“家校社”联防联控机制。


2. 宣传安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安全讲座、应急演练等形式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也可发放《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实现家校安全教育同频共振。家长也应以身作则,不带领孩子到危险水域活动。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


如何安全“戏水”


1. 做好下水准备:下水前应充分了解做好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空腹、过饱、剧烈运动后均不应下水。


2. 遵守下水规则:应了解水上安全知识,比如不在水中打闹,不做危险行为,如奔跑和推人下水,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当立即上岸。


3. 牢记“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危险水边游玩、不盲目下水施救。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教育、苏州教育

编辑:婉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