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应急演练,水文硬核设备齐上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08:40:00    

7月9日,在水文应急演练过程中,石家庄水文勘查研究中心应急监测队队员使用无人船进行流量监测。 河北省水文勘查研究中心供图

“应急演练正式开始!”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来自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各直属水文中心及雄安水文筹备处的应急监测队队员迅速集结。

7月9日,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全省水文系统应急监测演练,全面检验水文系统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效能及应急响应机制。演练覆盖全省11个直属中心及雄安新区,通过“主会场+分会场”的联动形式,实现全流程推演,为汛期防汛工作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演练模拟7月下旬河北省大部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水库水位涨势迅猛,面临漫坝溃坝、山洪灾害等危险。

针对“突发险情”,各地水文部门闻“汛”而动,围绕水位、流量、地形等水文信息开展立体监测,现场计算并报送相关雨水情数据。演练中,无人船、水上救援飞翼、侧扫雷达等水文硬核设备纷纷亮相,让水文监测“耳目”更敏锐、“尖兵”更强劲。

在石家庄分会场,因子牙河水系上游普降大雨,各大水库相继泄洪,下游河道出现险情。桥梁冲毁点附近的雨水情数据是水文部门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只见一台搭载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黄色无人机在河面上按照设定的点位进行监测。同时,便携式视觉测流仪、非接触测深系统等水文现代化装备各显神通。仅用几分钟,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应急监测队便获取了各项关键数据。

应急监测队队员立即向指挥部汇报:“河道上游来水流量为每秒985立方米,决口宽度20米,平均水深2米,流量每秒120立方米,监测结果通过手机填报,上传雨水情平台。”

在邢台分会场,随着堰塞湖水位持续上涨,随时可能引发山洪灾害,威胁着山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就是生命。邢台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应急监测队赶赴堰塞湖附近,运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地形测绘技术与无人船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应急监测体系,快速生成堰塞湖地形地貌的完整数据模型,有效捕捉地形细微变化。

“经测量,堰塞湖总库容为107万立方米,现库容为94.04万立方米。”不一会儿,应急监测队队员便将监测到的堰塞湖库容情况汇报给指挥中心,为应对山洪灾害提供数据支撑。

熟练掌握卫星电话的使用方法,加密水文监测频次,也是演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承德分会场,受强降水影响,韩家营水文站洪水水位突涨、流量增大。承德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应急监测队积极响应,通过侧扫雷达测流、智能飞行浮标等开展水文监测。

为确保雨水情信息第一时间上报,应急监测队队员通过卫星电话向指挥中心报告当前的雨水情数据:“伊逊河韩家营断面7月9日9时56分,水位370.5米,移动侧扫雷达实测洪峰流量为每秒1860立方米。”

暴雨来袭,如果有人落水怎么办?在沧州分会场,沧州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应急监测队展示了利用飞行救生圈进行救援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方法,进一步提升救援安全性。

“一系列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各地水文应急监测队在复杂环境下的监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主任白云鹏表示,河北省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水文部门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不断优化应急测报预案,提升响应效率,科学有序高效做好汛期水文测报工作,助力全省安全度汛。(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