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杨柳青故事会》翰墨书香刘廼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4:30:00    



大家好,欢迎收看《杨柳青故事会》。本期,《杨柳青故事会》栏目组来到了美丽的吉林市,为您介绍一位杨柳青籍的文化名人——刘廼中。

走进吉林市博物馆的“刘廼中艺术馆”,我们便徜徉在了书法、金石艺术的世界里,这里陈列展示着刘廼中先生捐赠的艺术珍品、家族文物、以及老先生的著作、用过的物品、获奖证书、影像资料等。通过刘老家庭照片的资料,我们发现了杨柳青“刘翰林”的影像。

在杨柳青的大运河畔,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四年的馆阁式建筑——文昌阁,这里也曾经是天津四大书院之一崇文书院的所在地,也为杨柳青在晚清培养出了刘学谦、杜彤两位进士、郑联蓬一位举人。因为刘学谦曾经在清朝做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等官职,所以杨柳青人常把刘学谦称为“刘翰林”,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刘廼中便是“刘翰林”的一位嫡孙。


采访刘廼中先生的夫人

孙贤舒

刘廼中先生1921年出生于北京,2015年10月病逝于吉林市,享年95岁。他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在“中电三厂”任文书干事,中电三厂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前身。1950-1952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工作,随军驻防沈阳。1957年后在黑龙江宝清县853农场劳动,后辗转分配到吉林市图书馆工作,退休前曾任该馆副馆长。

刘廼中先生在书法、篆刻上颇有造诣。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学者,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史馆馆员,吉林北华大学客座教授。因眷恋故土家乡杨柳青,刘廼中晚年为自己起一个别号:古柳逸民。

正像祖父刘学谦、刘翰林一样,刘廼中刻苦学习,精心研学国学,一生致力于书法和篆刻,遍访名师、勤学苦练,曾拜师中国著名书画家启功、刻印师王福庵。刘廼中的书法以汉篆、隶书见长,书法作品严谨灵动,气韵深厚;刻印端庄典雅,独具匠心。

启功先生是刘廼中在北京辅仁大学读书时候的老师,师生情谊很深。他不仅赠予刘廼中20余幅书画作品,还为刘廼中题写“无门限斋”的斋号,并作诗《题<刘廼中先生书法篆刻集>》,“铁笔追秦汉,柔毫继晋唐,中华书艺古,千载见遗芳。”

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书法大师赵朴初对刘廼中篆刻评价甚高,赵老曾写下“篆刻立追秦汉远,功深自有神来腕,游刃所到意有馀,规矩方圆通浙皖……”称赞刘廼中的篆刻作品。

漫步在吉林市博物馆内的刘廼中艺术馆,可以看到先生不同时期、不同书法体的创作风格,可谓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尽管有诸多中国文化大师的精心培育,刘廼中先生仍然终其一生勤学苦练、矢志不移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采访:吴玉珩

讲述刘先生追求艺术


在刘廼中艺术馆内,我们能感受到先生的一生,如同一条静静地河流,没有惊人的举止、没有哗众的言辞,只有默默的积淀。在先生的雕像前,清晰地写有“容我思之”的座右铭,刘廼中先生这是表示:让我独自思考一下,我做得不一定好。这既是对人生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思索。


今天我们向您介绍了刘廼中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一生勤奋学习书法和金石篆刻、终成一代名家的奋斗历程。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要和您说声再见了。下期节目,我们将继续为您介绍刘廼中先生事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