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10日消息(记者 孙春丽)4月10日下午3点10分,随着下午第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海口市白沙门小学校园内一片欢腾,孩子们迎来了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时间,彩带操、武术操、跳格子、课桌操……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每天的30分钟大课间,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加油站。

学生在跳彩带操。
据了解,为深化落实海口市美兰区教育局“阳光快乐”教育实践,新学期以来,海口市白沙门小学全面落实30分钟大课间时长,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乐起来”。
当下午3点10分第一节课下课后,参加彩带操运动高年级的孩子们就开始锻炼起来了。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们手持彩带,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彩带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如同彩虹般绚烂。

学生在跳彩带操。
“大课间彩带操是我们学校的一项特色活动,也是学校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的创新实践,更是以‘润心教育’滋养学生成长的真实写照。”海口市白沙门小学副校长李诗冠告诉记者,彩带操将传统体操与艺术元素相融合,通过彩带的韵律舞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线条之美、节奏之韵。这正是“润心教育”的具象化表达——用美的体验浸润心灵,让课间锻炼成为一场流动的美育课堂。针对学生“喜欢新鲜、渴望趣味”的心理特点,彩带操用灵动多变的队形、自主创编的空间,让孩子们每天的运动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期待”,真正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的双重目标。
据介绍,对于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小朋友,海口市白沙门小学精心设计了“学科跳格子运动”。这一活动将学科知识与游戏相结合,通过在格子中设置不同的学科题目,如语文的成语小达人、数学的简单运算、科学的星球小蹲蹲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跳格子等,让同学们在跳格子的过程中巩固学科知识,同时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记者在校园内看到,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学生在做课桌操。
与此同时,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迎来了充满力量与美感的“武术操”。武术操融合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基本动作和现代体操的韵律,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整齐划一的动作中,展现出蓬勃的朝气和坚韧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此外,下课时间在白沙门小学的校园内,孩子们有的在阅读长廊看书,有的在操场玩着轮滑,还有的则在教室里跳着课桌操,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学校活力与特色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不是简单的跑步和做操,而是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学科融合盛宴。”海口市白沙门小学校长林晓云介绍,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以“走出来、动起来、有特色”为宗旨,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阳光下、操场上,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为了保证学生的课间安全,目前,海口市白沙门小学还专门划分了活动区域,并安排教师进行巡逻,给学生传授运动防护技巧,同时也为学生课间活动安全保驾护航。接下来,海口市白沙门小学还将不断创新课间活动形式,进一步优化活动内容,强化安全教育,确保“阳光快乐”教育实践扎根于每一个校园角落,助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