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岂容他人鼾睡谁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赵匡胤灭李煜南唐、留下的千古名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09:20:07    

上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铉皇恐而退。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充满着满满的“王霸之气”的成语,几乎无人不知,但正如史料所载,这句话是出自于宋太祖赵匡胤之口,恐怕我们很多人都没想到吧?那么,武将出身的赵匡胤,什么情况下、又怎么能留下这句霸气侧漏、流传千古的名言呢?

事实上,这句话确实是赵匡胤所言,并且还是说给史上名气响亮的南唐后主李煜的,李煜,即吟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千古词帝。那么这里又有什么故事呢?两人又如何产生交集的呢?

南唐后主 李煜 影视形象

1、南唐背景及形势

南唐是五代十国中南方实力最大的割据政权,经历三代,享国共38年。公元937年,徐知诰代吴称帝,定都金陵(今南京),改金陵府为江宁府,次年,徐知诰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姓名为李昪、国号改为“唐”,史称“南唐”。李昪被称为先主。

943年李璟继位,被称为中主,958年,后周世宗柴荣三攻南唐,李璟不敌,割地称臣,上表改称唐国主,后周与南唐以长江为界,江北之地尽归后周,自此,南唐一蹶不振。

961年,中主李璟去世,李煜继位,是为南唐第三位皇帝,被称为后主,继续尊宋为正统,奉献岁贡,向宋称臣。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全盘接收后周基业,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赵匡胤迅速稳定了内部政局,之后,继承、发展了后周世宗柴荣的“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思想,欲要灭掉各地割据势力、实现南部统一。963年到971年间,北宋相继出兵消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割据政权。

公元971年2月,赵匡胤灭掉南汉后,南唐已处于三面夹击中,后主李煜为表示恭顺,去唐国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自降身份表示臣服宋朝,但内心不甘的李煜,却“明臣服、暗备战”,做了两手儿准备,背地里训练军队准备抗击宋军,悄悄的备战。

2、北宋灭南唐的备战-渡江作战前夕

公元973年4月,赵匡胤以 “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缺江东诸州”为借口,向南唐索要江南的地形地理图。李煜果然不愧为亡国之君,命人连夜抄送给北宋,而北宋也因此掌握了后唐在屯军、人口诸方面的详细情况,并加紧训练水军准备灭唐。

而在此前,宋太祖赵匡胤办了两件大事,使得攻灭南唐的时机逐渐成熟:

第一件事:在972年,赵匡胤利用反间计,借李煜之手,将林仁肇杀害,清除了南唐享有威名、经历过抗击后周战斗的大将,自此,赵匡胤唯一的忌惮对方将领也没了。

第二件事:南唐落地秀才樊若水,敬献投名状,勘测水文,把采石矶一带的水面、地形等情况绘制成图,公元970年,樊若水北上求见宋太祖,献上了“请造浮梁以济师”的计策,并呈上他亲手绘制的《横江图说》。提交了在长江上架设浮桥之计,使突破长江天险成为可能。

974年5月,赵匡胤下令在荆湖建造大舰和黄黑龙战船数干艘,并大量伐木囤积,以备架设长江浮桥之用。

浮桥

3、北宋渡江作战、南唐投降

万事俱备,只差东风,现在只缺一个借口。灭掉南唐时机已然成熟,但李煜表面恭顺,赵匡胤师出无名,为此,974年9月,赵匡胤以祭祀为名,宣召李煜入朝,南唐朝廷担心李煜会遭遇不测,就以生病为由给拒绝了,这下子,赵匡胤有了征讨南唐的借口。于是,发兵10余万,东、中、西三路大军并进,进攻南唐:东路派遣归宋的吴越王钱俶率数万兵自杭州北上策应,宋将丁德裕监军;中路曹彬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10万由江陵(今属湖北)沿长江东进;西路以黄州刺史王明为池、岳江路巡检,牵制湖口(今属江西)南唐军,策应主力东进。其中,中路军统帅曹彬节制三路宋军,成为宋灭南唐的最高总指挥。

宋军直逼金陵,南唐在压力之下,975年9月,李煜奉上金银等,并派文士“徐铉”去劝赵匡胤罢兵,徐铉见到太祖说:“煜事陛下,如同儿子事父,未有过失,为何要讨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徐铉竟无言以对。

李煜在遣使徐铉去劝赵匡胤休兵的同时,又严令湖口守军火速驰援。10月19日,朱令赟率15万援军,分乘巨舰、大筏顺江东下,企图烧毁采石矶的浮桥,以解金陵之围。赵匡胤获悉后,急令屯于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的黄州刺史王明,在沙州多竖长木,伪装成樯。朱令赟见状起疑,担心有伏兵,于是,就率军进入皖口(今安庆西),却正进入宋军的伏击圈。南唐军于是纵火想以火攻宋军,没想到,此时风向却突然变了,大火反倒烧向了自己,南唐军大败。宋军乘势猛攻,朱令赟最终被生擒,余部败退湖口、被歼灭,15万大军全军覆没,至此,金陵已成一座孤城、再无援兵。

宋灭南唐之战

这次李煜彻底急了,赶紧再遣使徐铉二次赴东京请求缓兵,徐铉再次面见赵匡胤道:“我主因病未来觐见陛下,确实是重病不便,非抗旨不遵,求陛下撤兵保全我一邦百姓。”其言极恳切,与太祖争辩,滔滔不绝,且措辞激烈、逐渐的声音越来越大。赵匡胤争辩不过,按剑而起,大怒斥责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徐铉听后,哑口无言、只能惶恐退下。

关于“徐铉”这段历史,多个史料中均有记述,在岳飞之孙岳珂的《桯史·徐铉入聘》也有类似的描述:骑省复将命请缓师,其言累数千言,上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徐铉后随李煜一起降宋,后担任散骑常侍,被世人称为徐骑省。

就这样,赵匡胤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为由拒绝了罢兵劝说。975年11月12日,曹彬大军从三面攻击金陵,李煜不死心,又派5000兵搞了次夜袭宋军北寨,结果毫无意外再次损兵折将。27日,在曹彬、潘美率军猛攻下,金陵破城,双方展开巷战,守将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此时,绝望的李煜填下著名的《破阵子》“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之后举国奉表投降。南唐从此灭亡。(潘美就是杨家将中被黑化的潘仁美的原型,实际为北宋一代名将贤臣)

宋太祖 赵匡胤

4、后主李煜之死

继西晋灭吴和隋灭陈之战后,宋灭南唐之战被称为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江河作战,宋军在长江采石矶成功地架通浮桥,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使大军一举克服天险,分兵击破南唐守军,最终攻占金陵,灭亡南唐。

想当年,“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80年的西晋灭吴之战于北宋再一次重演,而距离当年西晋渡江灭吴之战,时隔已695年。

从渡江作战的历史来看,在南方作战,能否突破长江天险决定着战争的走向,晋、隋、北宋均是如此。南唐后主李煜过分依赖长江天险,欲以“坚壁以老宋师”的防御战法,终致失败亡国。

李煜举国投降后,被宋太祖赵匡胤赐为“违命侯”。一年后赵匡胤在“烛影斧声”的历史迷雾中去世,兄终弟及、976年赵光义即位,两年后即978年,已归宋的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回来后告诉了太宗,而太宗闻之大怒,又因李煜过生日,写下了《虞美人》的词来追思往事,赵光义怀疑其有妄图东山再起之嫌,于是,42岁的李煜被赐了加有“牵机药”的毒酒,饮下后毒发身亡。

李煜 影视形象

这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成语的出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句话原来是宋太祖赵匡胤理屈词穷下的蛮横之言,实际上,这句话是赵匡胤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说法,真正的意思很简单,“你没罪,我就是想灭你,你能咋样?”而灭掉南唐,统一南方后,再去征战辽国,夺回幽云十六州,才是赵匡胤的最终目的,南唐没得选择,只能投降或被灭,既然你不投降,那就只能等着被灭掉!

李煜 垂泪对宫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