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书场·烽火纪闻④|“伟大胜利在江南”:新四军贺甲村击碎日军“扫荡”梦(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09:03:00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推出播客栏目《书场·烽火纪闻》,以评书为载体,在《新华日报》的泛黄铅字中追寻英雄足迹,带您重回烽火岁月,用当代视角重新解读这段血火铸就的永恒记忆;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续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第四集

“伟大胜利在江南”:新四军贺甲村击碎日军“扫荡”梦(下)

https://jhd.xhby.net/dams-res/editing/audio/202508/24/b51RV8zFHBqxtToX4nMlCUTu/b51RV8zFHBqxtToX4nMlCUTu.mp3

列位,咱上回说到贺甲村的黑夜里,大祠堂里的残敌还在负隅顽抗。今天,我们就接着讲这场打了两天一夜的硬仗,是如何把日军的“扫荡”野心彻底打垮的。

书接上回,“拂晓时必须打进房子,解决战斗!”激战至此,每一秒都像被绷紧的弓弦,连指尖的肌肉都在嘶吼着不敢有半分松懈。哪怕军帽被流弹掀飞,草屑混着泥沙扎得脸颊生疼,或是胳膊被碎石划出火辣辣的血痕,谁也顾不上去抹一把——眼里只有硝烟中闪动的目标,手里只有攥得发烫的枪,连呼吸都跟着炮火的节奏,一分一秒都不敢慢下来。

时间在枪弹飞舞中前进,在机枪的互射中,敌军的射击洞口因震动而扩大了。南边阵地上,有个十七岁上下的小战士,看那模样,是江南水乡养出来的孩子,偏生了张漆黑的脸蛋,透着股晒出来的结实劲儿,眉眼一动就带着点调皮相,活脱脱个没脱孩子气的“黑小子”。班长要他摸着墙根过去扔手榴弹,他摸索着来到洞口,看见了一个发亮的机关枪筒伸出来,他想“好,我把他拖出来!”当他正要用手去拼命一拖,枪口突然咆哮了几声,喷火的枪杆把战士的手都震麻了,那子弹擦着身体飞过,打穿了军服。小战士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三尸神暴跳,五陵豪气腾空,拉开手榴弹的引信,扔进了敌军的射击孔。“轰”的一声,那个日本机枪手和机枪都在爆裂的火光中粉碎了。这一挺漂亮的机关枪没有拿到,这使我们的小战士愤怒,他又拿起手榴弹,一连轰轰七个,每当一颗手榴弹爆炸以后,里面就传来“哇啦哇啦”的鬼哭狼嚎,令人作呕的血腥味,窒息的火药气息,弥漫在墙的里外……

王必成(资料图片)

时间来到了9日拂晓,二营四连一排,沿着墙角摸排前进,突遭隐蔽于草堆中的日军袭击,双方随即展开白刃战。

雨天的黎明,曙光本就裹着层化不开的黯淡,日军的轮廓已在雨雾中朦胧可辨。此刻枪声暂歇,新四军战士们握枪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汗水沿着下颌线滴落,砸在泥泞的地面上。对面的敌人喘着粗气,嘴里叽里咕噜地发出听不懂的音节。​

一道白光乍闪!一名战士闷哼着被日军刺倒在泥泞里,紧接着,另一名年轻战士怒吼着扑上前,看到对方刀刃上的寒光时,喉咙发紧,本能地想躲,可目光扫过倒下的同伴,那点恐惧瞬间被压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必须干掉他”的狠劲,连眼神都变得锋利如刀,反手将那侵略者捅翻在田埂边。就这样,三三两两的交锋在小沟与田土之间展开,双方在湿滑的泥地上翻滚、纠缠,刺刀的寒光混着雨水飞溅,把这黎明搅得愈发惨烈。

残敌仍在疯了似地往前涌,田埂间的泥水被踩得飞溅。一个班长踹开一个日军,后腰突然被刺刀扎中,他闷哼一声倒在田地里,鲜红的血珠滚进浑浊的水洼。刚刚扔出七颗手榴弹的小战士由于未配有刺刀,被安排在了田埂下,他在数米外眼睁睁看着班长倒下,登时双眉倒竖、二目圆睁,拉开枪栓,“砰!”的一声,那名日军应声栽倒进泥土里。

不远处,一个新四军战士被敌人逼至绝境,刺刀已经快触及胸口。小战士调转枪口,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第二声枪响撕破了混战的喧嚣,追击者像被砍断的稻秆般重重砸下。

一侧的土坡上,负伤的副排长正在被一个日军举着刺刀紧追,小战士深吸一口气,将脸颊贴在冰冷的枪托上,准星在敌人晃动的身影上稳住了。随着第三声枪响起,那把插着刺刀的“三八大盖”陡然坠地……​

身后不断有新四军的战士们冲上来,闪亮的刺刀在昏暗中晃动。一阵激烈的喊杀声与金属碰撞声过后,敌人被打退,缩回到墙后。田地上,牺牲的我军战士与敌人的尸体交叠在一起,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紧握的钢枪死死抵进敌人的胸口。田埂下的少年慢慢松开扳机,指缝间的汗水滴进泥土里,硝烟味和不远处传来的血腥味,在鼻尖萦绕不散。

与此同时,利用雨夜潜入贺甲村增援的日军140余人,与原被困村中的数十名日军分散在村子各方向,同我第2团各部展开激烈战斗,我军在村西、村北两个方向的进攻虽然进展缓慢,战斗陷入胶着,但此次围攻,村中日军已死伤众多,成为瓮中之鳖。

到了九点钟,部队仍没能全部攻入房内。王必成团长下达了最后一道攻击令,将西南与东北两处定为主攻方向。此时的日军早已没了顽抗的气力,仅三十余人仓皇逃窜;而我们预先设伏的队伍骤然枪声大作,新四军战士们如饿虎扑食般迅猛冲锋,人人都想活捉敌人。

“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战士们用生疏的日语高喊着口号。可到手的俘虏却死犟着不肯挪动。两天一夜的激战下来,战士们早已精疲力竭,再看田埂上躺着牺牲的同志,心中那股无法遏制的痛楚翻涌上来——谁还有耐心去慢慢拖拽这些俘虏?最终,几个轻伤的俘虏被当地百姓抬走,他们脸色惨白如纸,此刻倒显出羔羊般的温顺,一边痛苦呻吟,一边比划着:“两天没吃东西了!”

等到敌人从他处的增援赶来时,新四军已经打扫完战场,押解着俘虏,带着缴获的三十多支步枪、五挺机关枪、两个掷弹筒,胜利地结束了这次战斗。

列位,贺甲村这场打了两天一夜的硬仗,总算落下大幕!往后这江南敌后的抗战路,还会有多少惊心动魄的厮杀?还会有多少英雄儿女挺身而出?咱书场的故事还在继续,若想再听更多抗战传奇,且等下回开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戴凌 郝建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