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中图年会榆林市图书馆分会场——专家共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政策、实践与边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0:02:00    

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第20分会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政策、实践与边界”学术活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榆林市人民政府指导,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榆林市图书馆承办,武汉阅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将于9月6日下午在榆林市图书馆启幕。届时国内顶级专家将共聚一堂,从多维度深入探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这一模式的创新路径与未来发展。

主办单位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榆林市图书馆

协办单位

武汉阅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地点

9月6日(星期六)13:00-15:30

榆林市图书馆负一楼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面临更高要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既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次学术交流聚焦“社会化”这一关键命题,围绕社会化运营中的各种现实挑战,从政策导向、模式探索、实践经验、难点突破、边界界定及未来趋势等多维度展开深度研讨,旨在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助力构建更具活力、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赋能美好生活,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大局。

参与嘉宾

霍瑞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高小峰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刘伟成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

陈 军南京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

徐益波宁波图书馆馆长

鄢静慧 武汉市图书馆副馆长

陈逸凌上海三联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

冉从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活动议程

一、领导致辞

高小峰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霍瑞娟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二、主题演讲

演讲1

政策引领与宏观视野

演讲人:霍瑞娟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演讲2

前沿实践与效能突破

演讲人:徐益波 宁波图书馆馆长

演讲3

赋能与共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湖北实践与未来展望

演讲人:刘伟成 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

演讲4

社会化合作的探索与创新

演讲人:陈军 南京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

演讲5

数据应用创新与“AI智能体”研究

演讲人:冉从敬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特色主题区参观

参观榆林市图书馆特色主题区

榆林市图书馆

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图书馆

本次学术交流的承办地——榆林市图书馆,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图书馆和城市文旅地标。图书馆建筑面积约64800平方米,共包含9个阅览空间和4个自修区及一个24小时书房,另包含一个681平方米的报告厅和一个3550平方米的培训教室区域。馆内设计总藏书量高达150万册,目前上架期刊1006种、报纸68种、过刊合订本5000册。

这里不仅设置了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区、特藏文献阅览区等16个功能区域,还精心打造了“习近平文化展台”、“柳青路遥专区”等8个特色专题区,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其中,特藏文献阅览区的核心馆藏——复刻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更是总计收录约3400余种书,7.9万余卷,3.6万余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是中国古代卷帙最为浩繁的丛书。

开馆仅16个月,接待读者316万人次

从阅读空间到城市文旅地标

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政策指引下,榆林市图书馆开启社会化发展的探索实践,采取“政府主导方向+专业企业运营”的创新模式,引入具有大型公共文化场馆运营经验的上海三联书店华中区域运营商——武汉阅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榆林市图书馆的指导下,该公司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及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等名校专家团队,应用到榆林市图书馆的全链运营服务中。这种“双向赋能”的措施,重塑了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服务逻辑,彻底激活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原动力”。

运营数据亮点:开馆仅16个月,接待读者316万人次,图书借阅量达93.8万册次,办理读者证10.9万张;开馆累计举办阅读推广活动700余场,吸引参与读者93.94万人次,其中“榆图讲坛”邀请纪连海、郦波、于丹等名家开讲,吸引6万余人次共赴知识盛宴;“榆图‘阅’世界”线上荐书,全网传播超10万次,让好书触手可及;“小骆驼故事绘”则成为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服务2300余组家庭,成为榆林文化新名片;自媒体矩阵关注量突破10万+;年度服务效能达到3.66万人次/1000平方米。

智慧化服务特色:依托专业运营团队的技术优势,该馆实现了数字化运营升级——通过微信小程序和信息化设备对读者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服务效率;采用自研的信息化设备故障报错系统,打通馆内设备壁垒;通过“五免”惠民服务(免费办证、免费补证、免费复印、免滞纳金、免赔偿金),彻底打破阅读壁垒。

文化创新实践:运营团队充分挖掘陕北地区文化特色,萃取了融合丹霞地貌、窑洞、剪纸等文化元素,引入AI数字人技术,定制数字馆员提供智能互动、参考咨询、AI荐书等服务。结合数字人IP形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使图书馆从传统阅读空间转型升级为城市文旅地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