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卫生报】
每到流感高发季,
抵抗力偏低的陈女士总容易中招。
听说多吃水果能提高免疫力,
尤其 橙子富含维生素C,
她便连续三个月,
每天狂“炫”十几个橙子。
近日,陈女士在体检时发现
自己的 体重飙升了十几斤,血糖也大幅升高,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确诊了糖尿病前期。
她不明白,明明是追求健康,
怎么反倒得了慢性病?
过量吃橙子,糖尿病风险大增?
对于陈女士的遭遇,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郑田表示遗憾。她指出,橙子虽富含维生素C,但每100克含糖量达10-13克。每天吃十几个橙子,相当于喝了大半杯糖水,大量额外摄入的糖分,迫使胰岛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可能引发功能受损。
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本身代谢功能欠佳的人群,如此吃法,就像是给糖尿病的发生“踩了油门”,血糖自然失控,体重也跟着“水涨船高”。
简而言之,水果虽营养丰富,但“贪多嚼不烂”,过度食用反而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生活中还有哪些吃水果的“大坑”?
除了过量吃水果,郑田还指出了民众在 生活中吃水果的常见误区。
喝鲜榨果汁:很多人觉得果汁健康,实则不然。榨汁过程中,水果的内源性糖会被破壁释放出来,破坏营养。另外榨一杯橙汁可能要用三四个橙子,不仅糖分浓缩,还丢失了宝贵的膳食纤维,喝下去后血糖飙升速度比吃整个水果还快。
吃水果干:以葡萄干为例,脱水后糖分含量更高,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5颗葡萄干就约等于1勺糖,随手抓上一把,糖分就严重超标了。
吃水果罐头和果脯蜜饯:水果罐头添加了大量糖分,腌制的果脯蜜饯更是“隐形糖炸弹”,含糖量高得惊人。
睡前吃水果:睡前吃水果,摄入的糖分没机会消耗,只能直接转化为脂肪,给身体“添负担”。
每天怎么吃水果才健康?
对于普通人而言,每天摄入200-350克水果即可,大概相当于一个苹果的量,或一个拳头大小的水果(约200克)。
在品种选择上,尽量选苹果、梨这类升糖速度较慢的水果,少吃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最好直接吃整个水果,避免榨汁或打成泥。
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孕妇和小孩等,尤其要注意吃水果的方式和量。糖尿病患者应挑选低升糖指数(GI值)的水果,并且可以分两次食用,避免一次吃太多;小孩别把果汁当水喝,否则容易引发龋齿;孕妇在控制体重期间,也需要严格控制水果摄入量,毕竟水果糖分较高。
这些水果看着不甜,升糖指数却很高!
有些水果看似“低调”,实则升糖能力不容小觑。
比如菠萝,吃起来酸酸的,但GI值能达到66,因为其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吸收效率高。西瓜也是如此,虽然甜度不算特别高,但水分大,升糖速度快,血糖反应明显。成熟的香蕉更是如此,越成熟,其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的量越多,GI值也就越高。还有椰肉,脂肪含量高达33%,吃100克椰肉,相当于喝下两勺油,热量极高,不仅让血糖升高,体重也会跟着蹭蹭长。 “由此可见,挑选水果不能只看口感,还得深入了解它们的‘内在’。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错误的吃法——控制食用量是保持健康的关键。”郑田说。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