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AI辅助阅读,让思考更快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6:50:00    

在AI用一分钟就能总结一本书的今天,有多少人还在坚持阅读,并以相对传统的方式阅读,这是一个严肃问题。

有媒体观察到,目前KIMI、语鲸等AI辅助阅读工具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阅读伙伴。当“亲自读”难以完成阅读作业,却又面临课堂讨论、提交读书报告的课业要求时,读AI处理过的内容成为一条极具诱惑力的便捷通道。但AI通过数理模型将文本简化为可量化的标签,最后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单一结论,这与传统阅读中个体通过思辨与共情形成的多元理解形成了鲜明对立。

其中原因,除了“偷懒变得轻而易举”以外,还有注意力的日渐缩水。今天,注意力稀缺到撑不起看完一个10分钟以上的长视频,看不完一篇公众号上三千字以上的文章,更不要说看完二十万字的文本。

我们真的能毫无节制地在阅读上依赖AI的辅助,甚至让它主宰我们的阅读、甚至主宰我们的思想么?答案是否定的。AI可以替代重复性劳动,却无法替代人类通过阅读实现的自我启蒙。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主动阅读更像是一种“反算法”行为,它要求我们慢下来,与文字背后的思想交锋,在孤独中完成心智的成长,最终完成“人之为人”的修炼。

物理学家霍金曾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带来人类文明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规避风险。这种担忧并非空想,而是基于技术发展速度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落差,人类与AI的博弈确实值得关注且警惕。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主流强调“人在回路”机制,其意义在于强调人类深度参与和动态协助。这就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而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正是发展主体性的环节。换句话说,谁还能经受得住深度阅读的磨砺,谁就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胜出。(文字:光明网评论员 制图:郝悦)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相关文章